10月26日,縣委書記羅云深入馬鹿鎮衡柏村、隴溪村、高石村,就脫貧攻堅、農村產業發展等工作進行深入調研。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要按照黨對農村發展的新思想、新戰略和總體要求,聚焦聚力鄉村振興,譜寫青川鄉村振興新篇章,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拉家常、話發展……在馬鹿鎮隴溪村,羅云走進貧困群眾何文倫、何汝西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吃、穿、產業發展等情況,認真檢查貧困戶幫扶明白賬。“現在變化太大了,交通比以前好了,院壩硬化了,房屋改造了,家里養了豬養了雞,生活條件變好了。”“鎮上村里幫我們規劃了以后的增收致富產業,讓我們也有了脫貧致富的干勁兒”……大家興奮地向羅書記講述開展脫貧攻堅以來村上和家里發生的喜人變化,發自內心的喜悅洋溢在臉上。羅云鼓勵大家要堅定信心,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勤勞的雙手脫貧奔康,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脫貧攻堅的關鍵和核心在于發展產業。”羅云指出,現代農業必須打破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變“一家一戶”的產業為“千家萬戶”的產業。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老百姓拉進利益體,轉變土地流轉模式。堅持農旅結合,統一規劃,打造特色體驗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循環農業,實現農業提質增效。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業主,引進民間資金,引進先進理念,通過資金、技術、市場的投入,讓老百姓成為第一車間主任,通過田間地頭找市場。以“政府產業發展資金、農村小額貸款資金、農民土地入股、現金入股”等方式,讓老百姓持續穩定增收。
馬鹿鎮油牡丹花谷一二三產業融合開發項目,屬于馬鹿鎮衡柏村群眾返鄉創業項目。該項目是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每年無償資助村發展基金2萬元(村兩委零投入、零風險)。該項目是長效助推脫貧攻堅產業,項目實施中解決了村內150人務工。項目實施后將覆蓋衡柏村、隴溪村2個省定貧困村全部貧困戶,可長期解決就業40—70人。羅云來到青川燕巢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參觀了油用牡丹系列產品,察看了牡丹種植示范園,詳細聽取了相關負責人的介紹,對油用牡丹能夠開發出集食用、藥用、日化等系列產品,尤其是返鄉創業解決農民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等做法予以高度評價。羅云希望青川燕巢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搶抓機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把牡丹園建成集旅游、觀光、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進一步把牡丹產業做大做強,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來到馬鹿鎮已脫貧的高石村,羅云與脫貧戶彭永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家的生活情況和脫貧致富情況。就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羅云要求,要繼續強化措施,扎實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各項任務,要因地制宜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發展富民產業,持續抓好“輸血”與“穩定造血”相結合,要讓農村的產業提檔升級,不斷增強“造血”功能,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要聚焦聚力鄉村振興,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羅云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要多措并舉,以農民為主體,以產業為支撐,發展標準化、規?;?、市場化的農業,結合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新時期鄉村振興發展。
“青川是綠水青山,必須要避免面源污染,有條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廣使用沼氣。”調研中,羅云反復強調,馬鹿鎮要加大鄉環境綜合治理,要大力推廣使用沼氣,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形成建設一戶沼氣、改善一處環境、扮靚一片家園的農村生態格局。
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張國輝及縣農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調研。